close

(圖片出自David Gallard)

樂器練到了一個程度(或者根本只有幾個月),一定會起心動念要來組團。好幾次學生來教室上課,問說是不是上次教的都沒練啊,總答:「因為要成發(表演)了,都在練團。」出乎你們意料之外,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在音樂之路上不停成長、進步下去,其實不需要急著去組團。

請再仔細讀一下我的話,我是說,「不需要急著去組團」,可沒說組團不好喔,音樂當然是人多好玩,但是不要忘記人一多,要兩人三腳地直直奔向目標可就不是簡單的事了,裡面著實有很多讓人氣餒的部分,弄不好你大概再也不想碰樂器了,請聽我娓娓道來。

首先我們先從「為了什麼而組團」這個角度,來歸納幾種常見的樂團模式。

1.學生社團

跟我的學生時代比起來,現在學生們的社團活動是越來越蓬勃發展,以高雄來講,也有好多可以表演的 livehouse了,如果是你學生(無論是國、高中還是大專院校),各式各樣社團成果發表、跨校聯合演唱活動都很多,你的樂團大概都不會缺表演機會,可是我看到的情況大多是,演出日就要來了,大家緊鑼密鼓地練團,然後等表演完以後大家就散了,可能因為多了幾次上台經驗,你體驗到 live演出是怎麼一回事,不過如果真心想要在音樂上繼續進步,一直重覆這樣的循環對你幫助真的不大。

2.COPY團

這是我大學玩團時最常見的模式,幾個喜歡某種曲風、某個樂團的樂手湊在一起,每週開會從偶像的專輯裡挑幾首歌出來,每個人回去練好自己的部分後再進練團室合體,基本上沒什麼不好,但是慢慢就會有幾個傢伙因為種種原因(要約會、那個來不舒服、要考試、太受歡迎活動很多)說他沒練,然後你們進練團室就開始你看我我看你。這種模式比較像是自己練好以後來給團員檢查,若把奔波於練團室之間還有團員討論的時間省下來,在房間裡關起來重覆練一段solo上百次,之後錄下來給別人聽,若別人感覺不出這是COPY的,就表示你練到位了,我覺得比起老是要忍受有人遲到、缺席、沒練,要來得有效率的多。

3.創作團

我一直不建議太早開始創作,特別是跟別人合作。

首先是因為,你需要先大量的聽各種類型的音樂、了解音樂的架構、紮實你自己的能力以後,才能夠產生自己獨特的風格,在那之前很容易感覺一直在原地打轉沒有在進步,不要幻想幾個程度差不多差的人進練團室,JAM 個幾小時後突然就生出一首很屌的歌,那通常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,能達到這樣的功力基本上是仙人等級。

創作當然跟團員功力是正相關,想組創作團當然想找 S++等級團員,但是一般樂手能力越強就越自我,這也無可厚非,他花上那麼多時間閉門練習可不是為了來陪襯別人的,玩團的人都有很強很強的表現慾、自我中心主義,很多巨星級天團幾乎都這原因散的。

如果你希望一切照你的意思運作,可能只會找到程度比你差的團員,接著因為拖不動他們開始覺得 midi sequencer 還比較好用。

說到底,「玩團」就是這世界上,人際關係課題的最大挑戰,音樂品味是那麼自我的東西,一個人耳朵裡的垃圾可能在另一個人耳中是興奮劑。一般創作團能夠穩定走到發片、維持一定票房,大多是團員分工、以及中心領導者很明確。樂團用民主制度來運作是不可能的,如果每一創作都要顧慮到每個團員的自我表現,最後出來的成果一定相當雜亂,又或者每次都是某幾個團員在妥協、在壓抑,最後就是說掰掰。是的,搞到最後變成在維繫人際關係的平衡,幾乎沒什麼力用在音樂進步上了。

我常跟學生開玩笑,如果你的團員說你的 TONE 好尖、好細,或者那個頻率太突出什麼的,不要着急想要添購新的效果器或者換琴,把你的聲音調小到若有似無,他就會跟你比一個 ok 的手勢、眨眼跟你說這樣好多了---- 其實他就是不喜歡你彈的東西而已。

團體合作,奠基在每個團員本身的底子已打好,才能夠有好的樂團合作關係,不然,都是虎頭蛇尾的下場罷了。

附註:

1.重點就是自己先練好,再來組團 

2.組團,就跟學生時代的戀愛一樣,雖然不一定有結果,回想起來還是有趣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吉他教學 子雲吉他殿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子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